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四十二章 满载而归

粮铺与周围几家门可罗雀的商铺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这里人头攒动,喧闹非凡,队伍从铺内蜿蜒至门外,宛如一条渴望温饱的长龙。

排队等候的人群中,有面露焦虑的老者,有怀抱婴儿、神色疲惫的妇人,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扇半掩的木门。

凌瑾韵紧随母亲身后,轻巧地避开偶尔碰撞的人群,眼神中既有对即将购得粮食的期盼,也有对现状的一丝担忧。

王莲娟则不时踮起脚尖,努力透过人群缝隙窥视店内的景象,随即转头,脸上浮现出一丝宽慰的笑容,对凌瑾韵轻声道:“韵儿,娘刚才瞥见里面粮食堆得像小山,看来今天咱们有望满载而归了。”

家中粮食短缺已有数日,餐桌上每日仅靠着寥寥无几的野菜和几个干瘪的土豆勉强果腹。

随着大自然的严苛考验,连那些曾随手可摘的野菜和树皮都变得难寻。

一家人的肚子日益消瘦,再不补充粮食,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只能靠勒紧裤腰带来度过了。

王莲娟心中五味杂陈,一方面焦急地计算着钱袋中的铜板是否足够,一方面又随着缓慢蠕动的队伍一步步向前挪移,眼中闪烁着既期待又担忧的光芒。

凌瑾韵虽然心中有数,自己的秘密空间里藏着足够的粮食足以解燃眉之急。

但她清楚,那些粮食只有在秦家有相似种类的情况下,她才能不动声色地“发现”它们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恐和误解。

若是凭空变出,只怕会让自己瞬间成为人们口中议论的“仙姑”或是避之不及的“妖精”。

终于,轮到母女二人,王莲娟堆起和善的笑容,轻声询问柜台边忙碌的伙计:“小伙子,现今的粮食如何标价啊?”

那年轻的伙计不假思索,快嘴如刀,一口气报完了价格:“新鲜大米一两银子一桶,面粉也是同样的价;陈年米便宜些,三百文一桶,糠皮和麸皮都是五十文一桶。您打算买多少?请快点决定,后面还有一大串人等着呢!”

王莲娟的手指紧紧捏着那个沉甸甸的钱袋,目光在陈年米上徘徊,对新米和面粉只敢匆匆一瞥便即放弃。

思量再三,她终是开口:“小伙子,给我们称二十桶糠皮和二十桶麸皮吧。”

未待伙计动手,凌瑾韵便急急接口,眼中闪过一抹坚定:“再加五十桶陈年米,十桶新米,五桶面粉。”

这是出门前秦砚辞悄悄在她耳边的嘱咐——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